甘肅:秸稈循環利用一舉三得
記者近日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等地采訪時發現,田間地頭焚燒秸稈的現象難覓蹤跡。曾經秋收過后,地頭里不時冒出滾滾青煙的場景,如今不復存在。秸稈都去哪兒了?帶著疑問,記者走訪了當地多家農戶。
“秸稈渾身是寶,當然沒人燒了!卑捕▍^白碌鄉復興村肉羊養殖戶牛作福告訴記者,過去一到秋收季節,他所在的村子都被焚燒秸稈的煙霧籠罩。而現在,秸稈成了牛、羊的“營養餐”。
安定區近年來探索玉米秸稈青貯技術,將保持青綠的玉米秸稈切碎,通過微生物厭氧發酵和化學作用,在密閉無氧條件下制成青貯飼料,供牛羊食用,成功將玉米秸稈變廢為寶。
“發酵后的飼草比原來的青綠飼料要更鮮嫩,營養物質更多,而且飼草的芳香酸味還刺激了牛羊食欲!迸W鞲Uf,這樣喂出的牛羊越長越壯,收入也越來越高,形成良性循環。
安定區畜牧獸醫局黨總支書記張金川說,原本躺在田間地頭上等待燒毀的秸稈,如今除了成為牛羊的“營養餐”外,還為農民換來真金白銀。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建立青貯池,收購農戶秸稈,自給自足;也有些牧草企業投身秸稈資源再利用產業,生產綠色無公害飼草。
張金川介紹,西北地區飼料生產的季節性非常明顯,旺季時飼草吃不完很容易霉爛,淡季又缺少青綠飼料,而青貯飼草的推廣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。玉米秸稈的循環利用既改善生態環境,又推動養殖業發展,更促進農民增收,是一舉三得的好方式。
- 上一篇:奶牛秋季配種需“四抓” [2012/5/23]
- 下一篇:不要讓牛羊太貪青 [2012/5/21]